当前位置:首页>>校园资讯>>图书信息

图书信息

馆藏教育教学期刊资料索引:语文202006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6日

主题 篇名 责任者 刊名 刊期 页码
开卷 因为我是语文老师 沈坤林 语文教学通讯 202006 1

最浪漫的事是与学生共读、共写、共进步 张丽钧,石在中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06 4

读诗者当明诗注要义 戴伟华 中学语文教学 202006 卷首语

哲学中的教师画像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06 1
理论研究 立德树人:高中语文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核 潘桂法 语文月刊 202006 2

基于精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语文教学 白星皛
202006 7

借助“记忆干扰”理论,反思语文课堂教学 李永强
202006 10

“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语文写作资源整合运用的实践研究 曹成玉
202006 14

“红楼梦迷”:我寻,我解,我悟,我谈!——《红楼梦》“项目学习”教学略浅谈 李焱珊
202006 43

生命·生活·生态——30年:我和我的语文 沈文涛 语文教学通讯 202006 4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在教科书中的编排及教学建议 胡晓
202006 8

章熊语言教育思想和实践——章熊先生及其对当代语文教育的贡献 张彬福
202006 11

综合开放,自主建构——谈2017年版课标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黄华伟
202006 15

异彩:“人”的自觉——魏晋南北朝质疑心理与语文表达(下) 陈军
202006 18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论黄明勇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 刘永康
202006 22

新时代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概观 黄雪晴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06 86

文化试卷 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王崇翔
202006 95

语文学习情境:建构与运用
中学语文教学 202006 4

语文学习情境的建构:从教材设计到教学实施 陈晓波
202006 4

人工智能写作:可能性及对人类文学生活的挑战 葛红兵 高中语文教与学 202006 3

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的“学习任务群”解读 刘飞
202006 9

学程设计与学习时序建设:任务群教学的突破口 郑桂华
202006 14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反思性教学建议 徐鹏
202006 19

整合多任务群的教学知识框架——以沈从文专题的教学为例 程涵悦
202006 22

语文学习任务全群评价:挑战、转变及对策 任明满等
202006 26

观点摘编 相关题录

202006 31

让语文课在灾疫场域中展开 唐江澎
202006 32

高中语文课程“文化理解”教育探析 刘华
202006 36

高中古诗文文化浸润的群文教学内涵、特征及路径研究 谢灵峰
202006 47

在细读教学中培养“文化理解” 李正浪,李彬
202006 50

熟悉的陌生人——谈谈我对“学习任务群”的认识 王意如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06 4

“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徐思源
202006 9

“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测评“公约数”——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实践要点 叶丽新
202006 12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师角色转变 黄邵震
202006 15

警惕“学习任务群”中的“非语文学习” 徐松,田芳
202006 18

语文素养背景下板块大单元教学实践——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为例 曹会戈 语文建设 202006 70

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名著主题阅读课程 孙善丽
202006 73




202006




202006
课堂教学 主线语言牢抓 拓展阅读备具——《项脊轩志》教学思考 张忠森 语文月刊 202006 20

人物形象是如何被成功塑造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的话语鉴赏与教学解读 李金华
202006 24

散文教学需打破二重“隔膜”——以《想北平》为例 王玉凤
202006 28

是陈说孝心,还是表白忠心?——浅谈《陈情表》教学内容的选择 童志国
202006 37

李端《送郭补阙归江阳》范读 蒋寅
202006 57

从思维空间“着相”《天狗》 李奇生
202006 60

细赏故都无尽雅,味到深处方自足——读懂《故都的秋》的雅 朱加权
202006 64

蓄势与定格:藤野先生是如何被塑造的? 王寿鑫
202006 67

平淡叙述下的隐性抒情意脉——细读《金岳霖先生》 欧阳炜
202006 69

文风与人格——《游褒禅山记》备课札记 雷声
202006 72

项王之笑,所为者何?——由《项羽本纪》文本细节管窥太史公的微言大义 曹加明
202006 75

《将进酒》课堂实录 曹勇军 语文教学通讯 202006 25

古典诗词就应该这样教——曹勇军老师《将进酒》课例点评 钱梦龙
202006 29

抱负与使命——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专题学习设计 尧卫国,赵宁宁
202006 30

洞察社会,妙手著文——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小说专题学习设计 梁诗咏等
202006 33

立足经典,传承文化——《<论语>选读》的几个教学取向 王媛
202006 36

登高能致远——以《登高》为例谈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 毛双宏
202006 39

高中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课后作业设计 李慎
202006 78

有的放矢,展示为重,追求高效——习题讲评课范式探索及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张俊芳,白峰
202006 80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贴近文本思辨阅读 张小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06 24

学习任务视域下《<论语>选读》的三点教学建议 贾桂强
202006 30

设计问题群的四大立足点 韦伟
202006 35

依据古典名著发掘作文素材的策略探析 杨大忠
202006 38

“轻语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四“趣” 赵晓丽
202006 43

通过“整读”悟透《水浒传》之悲剧色彩 曹海英,王家伦
202006 47

诗味总须品中求 朱仁标
202006 50

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教学策略 周铭等
202006 55

传统家训文化班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徐沛
202006 59

“四美”初探直播课新尝试 颜婷婷
202006 62

在语文教学中谈“情”说“爱” 陈怡
202006 65

研学后教理念下小语中年级“交流平台”学习策略研究 利小铃
202006 68

例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二次开发实施路径 徐宏寿
202006 71

“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背影 葛筱宁
202006 75

“婉约之宗”的豪放之风 宋端凯
202006 77

《动物笑谈》备教手记 余米曲
202006 80

课堂教学转型:由讲授走向情境任务 张克中 中学语文教学 202006 30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周启勋
202006 31

用评价量表导引学生写作走向立意深刻 蔡明
202006 37

《制定标准 提升立意》教学实录 刘姿均
202006 37

高中议论文思维序列化指导摭谈 刘可翔
202006 45

如何完成“整本书阅读”单元的教学任务 吴泓 高中语文教与学 202006 40

设计真实任务,把评价权交给学生——“我们的读写成长π”语文项目学习 王林
202006 43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雷雨》阅读教学新尝试 许令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06 21

在新闻单元活动中涵养新闻素养 姜勇军
202006 24

把栏杆拍遍的悲慨——辛弃疾壮词的“咏志”任务群设计 张静
202006 27

“这一”:现代散文教学之“道” 王克章
202006 30

古代诗词教学的“三境”创设 黄志玲
202006 33

源于至真 渐趋真境 刘丹
202006 35

小说叙事:情节的运行与动力——“文本互涉”视域下的《清兵卫与葫芦》教学 欧阳国胜 语文建设 202006 25

情节话题的取与舍 陈日亮
202006 29

让学习任务群走进课堂 黄厚江
202006 31

揭秘与对话:交际语境的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春华
202006 36

统编初中教材经典课文的文本价值再挖掘——以《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 谢贵荣
202006 41

也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对《湖心亭看雪》教学细节之审视 孙贞锴
202006 51




202006




202006
阅读写作 浅谈骈句教学对提升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周琼平,马丽 语文月刊 202006 16

高考全国卷文言选材变化下的文言文整本阅读 刘华文
202006 31

激活思维 提高效率——议论文说理升格教学策略 李莹
202006 34

立足读者,回归交流——基于交际语境的高中议论文读者意识训练 苏宁梅
202006 40

“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写作导练 董新明
202006 84

回望历史,缅怀长征精神 黄家乐
202006 85

是你们,让长征精神永存 陈斌斌
202006 86

材料作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导练 李群
202006 87

洗尽铅华,撑起文化脊梁 梁栋
202006 88

留青去枯抽新芽 罗京武
202006 89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内容确定 彭玉华 语文教学通讯 202006 41

基于语境的《孔雀东南飞》文本解读 付新民
202006 44

立足情境任务,指向问题解决,重建写作知识——从四篇学生“喜欢写,写得好”的作文反推有效写作教学之路 董健
202006 50

条分缕析展思维——情境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陈爱娟
202006 53

“转”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孙忠华,徐亮
202006 56

打通关节读文本,深中肯絮明意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陈月
202006 82

探索整本书阅读之旨,以活动和语文素质整合 李辉
202006 84

阅读:何妨吟啸且徐兴 王克章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06 91

民国日札写作观的当代启示 毛真真
202006 100

突破思维桎梏 向写作深处溯进 胡其涛,李宝荣
202006 105

试析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核心要素 程丽华
202006 109

我国中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朱汉华
202006 112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的写作情境 李煜晖 中学语文教学 202006 9

语文考试评价中的“情境”:内涵、实践与启示 李倩
202006 14

专业化任务: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表征 王宏根
202006 19

整本书阅读如何进行自读管理 陈金华
202006 23

细品语体妙用 提升语言素养 候红宝
202006 27

《庖丁解牛》的阐释循环 刘凌
202006 49

晏几道《鹧鸪天》“舞低”两句做何解 朱晓晖
202006 53

《带上她的眼睛》去发现美 郭瑶
202006 57

巧借标语,走向《老山界》更深处 赵俊怡
202006 61

《“简·爱精神成长探究”专题》教学设计 凌粉香
202006 65

《赏析简·爱形象之美》教学设计 刘世荣
202006 69

任务驱动 读透原著 方钧鹤
202006 72

高中生作文的性灵与境界 李震 高中语文教与学 202006 53

“整本书阅读”六课型探究 熊少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06 38

悟情理于内外 挫毫芒于笔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 张爱明,苟晓东
202006 43

“雅洁”背后的热心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品读 刘界
202006 46

王维的佛根与禅心 徐晓玮,戴虹
202006 48

好一朵美丽的《百合花》 牛艳
202006 49

发现经典文本的未知边界——“家庭革命”视角下的《背影》《雷雨》思辨阅读 朱伟
202006 51

聚焦人物选择 透视《四世同堂》——基于分析型阅读的策略研究 徐翔宇
202006 54

以“关公”文化阅读《三国演义》 高丽
202006 57

让思维真正发生 徐爽
202006 59

写作课程的功能取向与应然路向 荣维东 语文建设 202006 4

创意写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葛红兵
202006 9

通过写作学习:学术写作的价值、路径及展望 任明满
202006 14

思辨写作策略与教学支架创设 郑可菜
202006 19




202006
试题研究 完整 有序 严谨——例谈考场议论文的宏观结构 邱海林 语文月刊 202006 46

以三种存在写出优秀考场作文 田小华
202006 49

“立象以尽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形象分析”考点探究 余树财,黄明勇
202006 52

“战疫情”高考预测作文题设计及写作构思梳理 陈鲁峰 语文教学通讯 202006 58

辽阔成就辽阔——探索获取高分作文的切实途径 连中国
202006 60

“选好角度”“自选角度”的立意区分与备考启示 邱海林
202006 63

关键·关联·关切——过好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的“三关” 刘正旭
202006 66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的意义试说 曹军利
202006 68

“体育”,何以名之“体育”——2020年“深圳一模”语文卷作文命题意图解析 葛福安
202006 70

新诗类命题之展望 袁庆峰
202006 73

高考意蕴探究题的探究 李涛
202006 76

回应评价体系,聚焦关键能力 陈思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06 119

高考群文阅读审辨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郝敬宏
202006 124

突出情境,突显思辨 莫琴琴
202006 128

任务驱动: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评价及其启示 钱荃,陈沛 中学语文教学 202006 74

基于学情的高考古典诗歌备考 尤立增
202006 78

高于核心素养的语文高考变革实践逻辑 魏本亚 高中语文教与学 202006 58

走出情境化教学设计和考试命题的误区(上) 王惠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06 62

材料意识:高考材料作文制胜之道 蒲培根,苗建亚
202006 65

以能力目标为轴,推进整本书阅读测评 周梦菁,叶黎明 语文建设 202006 56

读题如读文,遵路识斯真——谈谈对材料作文题的“阅读理解” 葛福安
202006 61




202006




202006
资料参考 “老铁”是什么梗? 张善存,张芹 语文月刊 202006 82

“说不定”和“说不准” 曹家琪
202006 83

“雌黄”与“信口雌黄” 王胜
202006 9

“疫情期间”,慎用! 李滨芝
202006 13

“即”“既”不分现象很突出 汤青武
202006 19

“反戈”对象有特指 杨昌俊
202006 39

“戮力同心”不规范 胡礼湘
202006 59

“鲜肥”不是“新鲜肥美” 葛筱宁
202006 71

千年古韵“琴”中觅——古典诗文“琴”之文化漫谈 田芳,徐松 语文教学通讯 202006 47

意在言外,形神合一 周慧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06 12

品析叙事要素,发展言语思维 徐德湖
202006 16

如此“动人” 马月亮
202006 20

语言简明得体与言语交际意愿 张忠森
202006 115

说八股文(下) 赵志伟 中学语文教学 202006 86

“而”是“尔”的通假字 申恩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06 68

杜甫、孟浩然“洞庭诗”之比较 孙绍振 语文建设 202006 44

《猫》的教学困局与拓进 袁海峰
202006 47

吴伯萧对我国语文教育的贡献 顾之川
202006 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