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 中国百年琴韵 | 
         钢琴传入中国的历史 | 
         梁茂春 | 
         钢琴艺术 | 
         2024.06 | 
         35 | 
        
        
         | 浅析权吉浩的两部钢琴改编曲 | 
         权洪波 | 
         钢琴艺术 | 
         2024.06 | 
         40 | 
        
        
         | 教学研究 | 
         历史洪流深处的英格兰一代宗师——托拜亚斯•马太和《放松技巧研究》 | 
         周汗青 | 
         钢琴艺术 | 
         2024.06 | 
         46 | 
        
        
         | 论协作钢琴音乐演奏中的“节奏”问题 | 
         谢贝妮 | 
         钢琴艺术 | 
         2024.06 | 
         52 | 
        
        
         | 音乐评论 | 
         日暮乡关何处是 淹城风雨使人愁——常州市歌舞剧院乐团“守望乡愁”音乐会听后 | 
         施咏 符望 | 
         钢琴艺术 | 
         2024.06 | 
         24 | 
        
        
         | 坐树不言 叶落桑桐——评陈林《桑桐和声理论与实践研究》 | 
         杨飞雪 | 
         音乐生活 | 
         2024.06 | 
         27 | 
        
        
         | 学术探赜 | 
         阿根廷的探戈情韵及其文化传统 | 
         孙波 | 
         音乐生活 | 
         2024.06 | 
         9 | 
        
        
         | 从“互文性”视阈看非虚构戏剧《辅德里》中红色元素在当代创作中的体现 | 
         王甜甜 | 
         音乐生活 | 
         2024.06 | 
         12 | 
        
        
         | 唐代楼阁音乐活动探究 | 
         王晓霖王静怡 | 
         音乐生活 | 
         2024.06 | 
         20 | 
        
        
         | 音乐分析 |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美学内蕴与演奏技巧阐析 | 
         张忻忻 | 
         音乐生活 | 
         2024.06 | 
         47 | 
        
        
         | 多重思维创作下的传统音乐表达——以陈怡室内乐《Romance and Dance》为例 | 
         杜玉红 唐大林 | 
         音乐生活 | 
         2024.06 | 
         51 | 
        
        
         | 用钢铁的歌声表达战斗的热情——刘雪庵救亡歌曲观在《战歌》中的体现 | 
         严洁 | 
         音乐生活 | 
         2024.06 | 
         57 | 
        
        
         | 音乐创作 | 
         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音乐“丑”学初探 | 
         穆艳阳 李晓春 | 
         音乐生活 | 
         2024.06 | 
         62 | 
        
        
         | 从现代筝乐作品看古筝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 
         范冉 | 
         音乐生活 | 
         2024.06 | 
         66 | 
        
        
         | 中国民族乐器在戏曲中的作用与新时代戏曲的多元化发展研究 | 
         李芳屹 李雨熹 | 
         音乐生活 | 
         2024.06 | 
         70 | 
        
        
         | 交响乐中打击乐的应用方式和核心价值研究 | 
         叶舒 | 
         音乐生活 | 
         2024.06 | 
         73 | 
        
        
         | 音乐视野 | 
         “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东北亚区域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论坛”评述 | 
         楚悦 | 
         音乐生活 | 
         2024.06 | 
         31 | 
        
        
         | 淮畔论乐・学研皖音——第六届“安徽地方音乐研究论坛”会议综述 | 
         张慧杰 史凯敏 | 
         音乐生活 | 
         2024.06 | 
         35 | 
        
        
         | 莫做边缘的诗意漫步——汉斯立克的音乐救赎之道 | 
         周榆童 邵萍 | 
         音乐生活 | 
         2024.06 | 
         39 | 
        
        
         | 音承文脉:《声生不息》系列节目的音乐文化传承策略探究 | 
         任伊婷 徐莹 | 
         音乐生活 | 
         2024.06 | 
         43 | 
        
        
         | 艺术漫谈 | 
         数字化传媒语境中戏曲音乐传播对策研究 | 
         杨瑾 | 
         音乐生活 | 
         2024.06 | 
         87 | 
        
        
         |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与红色文化研究——以兴国山歌为例 | 
         朱菁 张红霞 | 
         音乐生活 | 
         2024.06 | 
         90 | 
        
        
         | 制度与范式:唐宋大驾卤簿鼓吹之沿革 | 
         乔丹 范康宁 任鹏 | 
         音乐生活 | 
         2024.06 | 
         94 | 
        
        
         | 音教探索 | 
         鲁艺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当代音乐教育的研究 | 
         初晓睿 李哲 | 
         音乐生活 | 
         2024.06 | 
         77 | 
        
        
         | 民族音乐学课程中的“微型田野”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 
         张颖 | 
         音乐生活 | 
         2024.06 | 
         80 | 
        
        
         | 试析院校打击乐团的建设和教学及艺术实践功能 | 
         白海川 | 
         音乐生活 | 
         2024.06 | 
         83 | 
        
        
         | 专题论坛 | 
         淬炼新时代精品教材,筑牢基础音乐教育基石(下)“人音版”义务教育音乐新教材解读 | 
         杜永寿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5 | 
        
        
         | 教学实践 | 
         再造多元学习空间,赋能音乐跨学科学习 | 
         徐瑛、潘丽琴、张明晖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12 | 
        
        
         |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后服务的现实审思与路径优化 | 
         王静、王腾宇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31 | 
        
        
         | 像音乐家一样创作——小学音乐层进式“创艺实践”路径探究 | 
         刘畅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25 | 
        
        
         | 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故事的音乐”教学策略实践探索 | 
         方玲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31 | 
        
        
         | 课程改革 | 
         班级合唱教学的价值意蕴、设计原则与优化策略 | 
         邓兆振、陈维婧、黄杰桐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36 | 
        
        
         | 高中音乐数字化智能教学的生态重构和模式再造 | 
         李善忠、李军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42 | 
        
        
         | 教师教育 | 
         准教师音乐课堂律动应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基于民族志研究方法 | 
         张逸飞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47 | 
        
        
         | 基础研究 | 
         美育进中考背景下艺术教育共同体的协同发展与构建途径 | 
         林扬帆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53 | 
        
        
         | 学制、课标与社会历史变迁——兼论我国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路 | 
         胡晓东、刘婷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60 | 
        
        
         | 中小学音乐学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与路径审思 | 
         王昕、舒飞群、蒋敏洁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69 | 
        
        
         |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音乐观探析 | 
         王文斌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77 | 
        
        
         | 核心素养、音乐学科素养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辨——基于音乐学科教学的思考 | 
         吴玉堂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6 | 
         82 |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 学术与研究 | 
         倪云林的《自书诗稿》探胜 | 
         楚默 | 
         中国书法 | 
         2024.06 | 
         135 | 
        
        
         | 倪瓒尺牍书风的变化与发展 | 
         杨可涵 | 
         中国书法 | 
         2024.06 | 
         144 | 
        
        
         | 倪瓒艺术的三个关键词 | 
         叶康宁 | 
         中国书法 | 
         2024.06 | 
         154 | 
        
        
         | 从倪瓒身份探究文人画的困局与超越 | 
         周凹凸 | 
         中国书法 | 
         2024.06 | 
         162 | 
        
        
         | 倪云林小楷风格的成因 | 
         唐朝轶 | 
         中国书法 | 
         2024.06 | 
         165 | 
        
        
         | 倪云林书法的“逸” | 
         倪熊 | 
         中国书法 | 
         2024.06 | 
         168 | 
        
        
         | 陶弘景书风对倪瓒小楷笔法之影响 | 
         赵洪军 | 
         中国书法 | 
         2024.06 | 
         171 | 
        
        
         | 诗书画互应视域下的倪瓒书风 | 
         张洲 | 
         中国书法 | 
         2024.06 | 
         174 | 
        
        
         | 王懿荣致陈介祺书札考释 | 
         邱崇 孙振民 | 
         中国书法 | 
         2024.06 | 
         184 | 
        
        
         | 西安贺韶北村M6出土砖铭小考 | 
         刘铁 | 
         中国书法 | 
         2024.06 | 
         196 | 
        
        
         | 从黄公望书迹论及《富春山居图》自跋 | 
         张小庄 | 
         中国书法 | 
         2024.06 | 
         200 | 
        
        
         | 略论阮元“二论”中的空间意识 | 
         杨沛沛 | 
         中国书法 | 
         2024.06 | 
         203 | 
        
        
         | 明末清初黄檗书风源流探析 | 
         杨奕婷 | 
         中国书法 | 
         2024.06 | 
         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