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访谈录 |
“演奏家之路就像主题、变奏与幻想”——对话陈萨 |
张斯尧 |
钢琴艺术 |
2025.02 |
4 |
中国百年琴韵 |
谈储望华《12首音乐会练习曲》的演奏(二) |
博复生 |
钢琴艺术 |
2025.02 |
13 |
罗麦朔《六首钢琴练习曲》(Op.19)的创作与演奏(一) |
段家琪 |
钢琴艺术 |
2025.02 |
17 |
古典钢琴博览 |
开启一个新的世界一一巴赫手稿研究 |
魏芸 |
钢琴艺术 |
2025.02 |
23 |
力量与权威一一作为钢琴家的拉赫玛尼诺夫 |
布莱斯・莫里森 |
钢琴艺术 |
2025.02 |
28 |
教学研究 |
钢琴演奏中的超时附点——以巴赫《第五法国组曲》之《萨拉班德》演奏录音为例(下) |
韩岱昕 |
钢琴艺术 |
2025.02 |
32 |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音乐表演风格研究一一以作品K.380为例(下) |
朱晨然、孟颖 |
钢琴艺术 |
2025.02 |
36 |
早期键盘音乐在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 |
孙思琪 |
钢琴艺术 |
2025.02 |
41 |
系列讲座 |
巴赫创意曲的演奏与教学(五) |
杨韵琳 |
钢琴艺术 |
2025.02 |
47 |
巴赫创意曲音乐分析(五) |
梁发勇 |
钢琴艺术 |
2025.02 |
49 |
学术探赜 |
“民族性”与“地方性”一一中国音乐批评话语建设及“延安经验”(上) |
高贺杰 林楚欣 |
音乐生活 |
2025.02 |
8 |
音乐分析论文写作刍议 |
梁发勇 |
音乐生活 |
2025.02 |
13 |
东北民歌中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一一兼谈几首作品的内涵特点 |
陈智 |
音乐生活 |
2025.02 |
16 |
洼里盘鼓的当代变迁研究 |
于泽辰 侯小林 |
音乐生活 |
2025.02 |
20 |
音乐评论 |
弘扬“嘉庚精神”紧扣时代主题——评民族歌剧《伟大的抉择》 |
李合胜 徐文正 |
音乐生活 |
2025.02 |
28 |
蝙蝠高飞,还是燕巴虎落地?——评2024年《蝙蝠》的呈现 |
康啸 |
音乐生活 |
2025.02 |
35 |
振奋与复兴的交响——评“沈音”专业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开幕音乐会 |
景作人 |
音乐生活 |
2025.02 |
38 |
音乐美学与作曲理论 |
中国古代律制在生成式AI中的现代化呈示 |
王子健 赵燕 |
音乐生活 |
2025.02 |
41 |
陈其钢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创作观念与作曲技法研究 |
陈大勇 |
音乐生活 |
2025.02 |
45 |
刘三姐歌谣中的视觉美研究 |
格根萨茹拉 黄海云 |
音乐生活 |
2025.02 |
48 |
从材料的布局方式探究梅西安《钢琴前奏曲》 |
蔡晴 |
音乐生活 |
2025.02 |
51 |
音乐视野 |
掷地有声的呐喊:论真实主义歌剧的艺术新观 |
程雨妍 |
音乐生活 |
2025.02 |
56 |
拉斯韦尔程式对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化发展研究 |
林艳艳 |
音乐生活 |
2025.02 |
60 |
论项祖华扬琴琴诀在当代的衍伸理论和应用 |
熊俊杰 |
音乐生活 |
2025.02 |
63 |
音乐人工智能的技术趋向与应用前景 |
蔡岳均 |
音乐生活 |
2025.02 |
66 |
音乐分析 |
新疆音乐元素在古筝曲《西域随想》中的运用 |
柏沁坛 李娜 |
音乐生活 |
2025.02 |
72 |
中国钢琴室内乐教学与演奏问题探究——论林华《桃花坞年画木刻图四幅》审美韵味 |
刘奕含 |
音乐生活 |
2025.02 |
75 |
析朱践耳交响合唱《忆秦娥・娄山关》和声语言的技法特征 |
方可 刘畅 |
音乐生活 |
2025.02 |
79 |
艺术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特点与演唱分析 |
王娅 潘雅轩 |
音乐生活 |
2025.02 |
86 |
贝多芬《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1》中的浪漫主义 |
李祎乔 |
音乐生活 |
2025.02 |
89 |
音教探索 |
OBE理念下高师钢琴集体课过程性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
李红月 万莹 |
音乐生活 |
2025.02 |
93 |
教学实践 |
何为、难为与可为:对音乐项目化学习的再认识 |
王欢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2 |
15 |
乐思课堂:指向思维发展的音乐教学范式的建构与实施 |
高峰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2 |
21 |
深度学习视域下创造性音乐剧的实践路径探究 |
殷悦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2 |
30 |
聚焦音乐关键能力培养的嵌入式评价实施策略 |
干雅雯、徐旭茫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2 |
39 |
课程改革 |
钢琴演奏与教学视域下音乐记忆能力的发展方法 |
张凒璇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2 |
47 |
优秀音乐教育家在一对一器乐教学中的共同特征 |
江媛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2 |
56 |
教师教育 |
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地方高校助力乡村音乐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
汤喆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2 |
68 |
基础研究 |
音乐课堂问题设计现状剖析、理念塑造与策略引导 |
吕锋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2 |
77 |
从身体认知到审美教育一一论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哲学 |
王晓茶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5.02 |
86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学术与研究 |
吴昌硕篆刻的古与今——兼谈当代篆刻的呈现方式 |
庄天明 辛尘 张索 |
中国书法 |
2025.02 |
4 |
齐白石的原钤印谱研究 |
吕晓 |
中国书法 |
2025.02 |
28 |
纪年印考 |
张德斌 |
中国书法 |
2025.02 |
42 |
新见豫地封泥菁华概述 |
王臻 |
中国书法 |
2025.02 |
58 |
金形拓在视觉文化中的角色转型 |
曹简 |
中国书法 |
2025.02 |
90 |
由实用到艺术:齐陶文的发现与藏考 |
边恩慈 |
中国书法 |
2025.02 |
99 |
金石学视阈下的汉代道教解注瓶书法 |
孙强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04 |
清人姜宁拓印《古器款识》所见金石鉴藏家群体考察 |
李霏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13 |
由《黄庭经》、《瘗鹤铭》看何绍基、曾熙等书家的碑帖观 |
王高升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20 |
方志编修与金石学:《粤东金石略》的著录性质及其体例考察 |
刘光喜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25 |
罗振玉与缪荃孙金石交游考 |
曹志华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35 |
《星凤楼帖》对晋唐书法经典的再建构 |
杜立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38 |
《淳化阁帖》在德国汉学界的接受 |
张杨 牛靖柯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43 |
《绛帖》 《宝贤堂集古法帖》关系考论 |
刘瑞鹏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50 |
论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展 |
吴宗阳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57 |
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行穰帖》看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一些问题 |
(意)毕罗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70 |
翁同龢书学观及晚年书风转变刍议 |
严紫祥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76 |
北宋书学的尚意与重韵 |
夏焓萌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79 |
董其昌书法批评理论的艺术哲学 |
苏刚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82 |
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生命展开与美学构成——以书法理论中“气”的认知为论 |
王一钦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85 |
柯九思书法探微 |
张恒烟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88 |
清代篆刻阐释况趣蠡测 |
刘一畅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91 |
《拜经斋日记》中所见郑旼篆刻活动 |
陈祎玮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94 |
高士奇鉴藏印考证补遗 |
杨亮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97 |
书法与文化 |
赵承楷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60 |
古韵新风:陈杰简帛书法 |
张德芬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66 |
从德兴出土碑刻看颜体书风在两宋的境遇 |
彭双龙 |
中国书法 |
2025.02 |
199 |
一印一面貌:钱君匋的篆刻世界 |
沈惠强 |
中国书法 |
2025.02 |
202 |
“中国印学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座谈会综述 |
陈逸航 |
中国书法 |
2025.02 |
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