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beplay888体育 >>学科资源>>生物>>高二>>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8日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  

l.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2.在下图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4.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要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C.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5.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和草本层属于主要的自养层,每层次上和土壤里的动物以及细菌、真菌属于异养层,这说明群落内部具有一定的…………()  

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B.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C.间接或直接的营养关系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6.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在人

群中随机抽样研究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调查

并计算发病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

方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呜叫次数的影响中,下列设计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  

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呜叫次数

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

C.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

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呜叫次数

8.会导致田鼠种群内个体间竞争加剧的是………………………………………()  

A.发生流行病

B.鹰数量增加

C.繁殖力提高

D.迁出率增加

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10.下图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  

A.该种鹰的天敌种群

B.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11.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需研究下图。该图表示了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图中哪条线表示生殖的数量,P点代表什么………()  

A.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

数量

B.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c.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

D.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

12.下图表示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小球藻分裂繁殖中的细胞数量”“鸡产蛋数量(每天产一枚)”竹子自然生长的高度这三种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它们依次是…………()  

A.乙、甲、丁B.甲、丙、乙

C.丙、甲、乙D.丁、乙、丙

13.在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14.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

C.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15.下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在1935年大约有多少只鹿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不会饿死………………………………………()  

A12 000B35 000  

C50 000D100 000  

16.食品工业中常采用苯甲酸钠作防腐剂,下列曲线中表示防腐(十处表示加防腐剂)过程微生物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17 . 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特征分别属于………………………………………()  

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种群、一条鲤鱼

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18.某一生物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及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可能是………… …………… ()  

A.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

B.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

c.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

D.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

19.下图中曲线表示在abcd N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a.不断供应养分、水、氧气,除去有害废物.b.随着时间延续,养分耗尽,有害物质积累.c.随着时间延续,养分逐渐减少,无有害物质积累;d.随着时间延续,养分耗尽,由于突变的结果出现的新菌株,可分解原细菌的代谢废物,其合成的物质可作为原细菌的食物。生长条件与生长曲线①②③④相符合的是()  

Aabcd  

Bbcda  

Ccdab  

Dcbda  

20.下图中哪一段曲线可能表示种内斗争最剧烈……  

………………………………………………()  

AABBBC  

CCDDDE  

21.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B.森林中树木的间隙中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一片竹林中竹林高矮不一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22.下列各组生物之间,对于食物竞争最激烈的是………………………………………()  

A.蛙和昆虫B.狼和兔

C.牛和羊D.鲸和磷虾

23.培养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有时会被个别青霉污染,在青霉的周围往往不长细菌,这种现象应属于…………………………………… ……………()  

A.种内斗争

B.互利共生

C.竞争

D.适应

24.在一个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生物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及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25.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的因素分布不包括()  

A.光照强度

B.湿度

C.温度大小

D.生物种群的特征

二、非选择题(50)  

26. (6)我国自10001990年以来的人口统计据如下表,请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下面的问题:

年份

1393  

1578  

1764  

849  

1928  

1982  

990  

人口(亿)  

O6  

O6  

2O  

4.1  

4.7  

10.3  

11.6  

(1)在下面曲线图中表示出中国人口在此1 000年里的增长情况:

(2)以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属于哪一种增长类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按照曲线中的增长趋势发展下去,将出现什么状况?鉴于我国人口的现状,应当采取什么政策?  

27. (10)下图是某一资源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

(3)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是在迁入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后年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中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28. (10)海洋水域的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下层多为红藻。这一生态现象说明:

(1)影响海洋水域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  

逐渐减弱,水域中所分布的藻类植物的种类也就随之出现差异。

(2)各种藻类植物在海洋水域的——方向上有明显分层的现象,叫做这个生物群落的——结构。

(3)生物群落的结构与环境中的各种密切相关。

29. (14)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

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完成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  

一;

②  

30. (10)科学研究已证实某类有机污染物对水生软体动物雌性个体有致畸作用,畸变雌性体内出现雄性生殖器官。近期某水域被该类有机物X污染,为了解此有机物对水生软体动物是否有致畸作用,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开展探究活动。请利用中学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材以及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采自未受污染水域、体重相近、性成熟的水生螺(A)(300),解剖镜,有机污染物X溶液,养殖池,正常A螺雌、雄性器官解剖图谱等。

提示:给药剂量、具体仪器操作不作要求,室温恒定,养殖时间30天:A螺为雌雄异体,性别特征可 在解剖镜下鉴定:

(1)拟定课题名称:

(2)设计实验步骤:

(3)预测实验结果:

整合提升

本章检测

一、1C2D3C4D5C6D7C8C9ClOD11C12C13B14C15A16A17B18B19C20C21A22C23C24A  

25D  

二、26(1)见下图:

(2)我国的人口增长属于“J”型曲线。(3)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当人口数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后.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粮食、健康、就业、教育等社会问题。控制人口的增长,关键是要控制人口的出生率.因此.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7(1)d(2)b(3)2 6(4)b  

28(1)阳光光线(2)垂直垂直(3)生态因素

29(1)下降缺乏光照.水草、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被浮游动物摄食(2)缺乏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3)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4)①生态系统应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30(1)拟定课题名称:探究有机物污染XA螺雌体的致畸作用。

(2)设计实验步骤:

在清洁的l号和2号养殖池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后。分别投放150只长势相似的雌性A螺。

l号池中加入有机物x 1 000毫升(或适量).同时在2号池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在恒定室温下养殖30天。

从两池中捞取后分别在解剖镜下解剖.对比标准性别解剖图谱予以鉴定.并记录结果。

(3)预测实验结果:l号池中雄性个体数明显多于2号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