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教学理论 |
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毕光明教授访谈录 |
毕光明,左晓光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6 |
|
在语文教改的浪潮中自由飞翔 |
李胜志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10 |
|
温和地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
侯晓丽,王新安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13 |
|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初探 |
何晓波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14 |
|
浅谈同课异构的“异”和“同” |
王耀松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16 |
|
文言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几点尝试 |
韦海静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18 |
|
一样教法两样情 |
戴国萍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20 |
|
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分析及实践反思 |
钱士宽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22 |
|
语文味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 |
莫立刚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25 |
|
高中语文增效课堂摭谈 |
向汉波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29 |
|
语文教师作文下水形式的创新 |
王亚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29 |
|
如何理解对话式教学的真谛 |
金立群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44 |
|
语文教学中亟待澄清的几个问题 |
李继红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62 |
|
凡客体语言现象初探 |
孙思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64 |
|
在博览与深思中一路前行 |
陈宗德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67 |
|
别出心裁读课文 |
陈展文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70 |
|
散文构思技巧举隅 |
姚冬芬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71 |
|
语文教学迫切呼唤人文精神 |
卞光耀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72 |
|
任务分析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陈坪 |
语文月刊 |
201204 |
4 |
|
诗歌教学缺失现象探因 |
卜廷才 |
语文月刊 |
201204 |
9 |
|
对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几点思考 |
高勇 |
语文月刊 |
201204 |
16 |
|
学语文,怕什么? |
王淦生 |
语文月刊 |
201204 |
20 |
|
让“率性写作”成为“源头活水” |
付琪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1 |
|
一路探索促我行 |
刘晓宁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4 |
|
浅谈倡导生活化阅读的非连续性文本 |
周永俐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7 |
|
模糊与清晰: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辩证哲学——兼与袁东升先生的语文教学内容“清晰论”商榷 |
戴林东,张萍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9 |
|
如何把握文艺性文本价值取向和学生独特体验间的关系 |
成旭梅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12 |
|
语文课堂要能入静 |
陈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卷首 |
|
“知之”:有效教学的起点 |
欧阳国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5 |
|
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学散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教学朱自清的三篇散文为例 |
朱冬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8 |
|
用“微话题群”促进少教多学——关于少教多学策略的思考 |
张一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11 |
|
领略不曾预约的美丽——让创新之花盛开在课堂生成上 |
张道琴,胡胜保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13 |
|
诗性语文的理念、模式及实践(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
|
半亩方塘一片荷香 |
冯晓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16 |
|
“教什么”与“怎么教”——从徐思源的语文课谈语文教学 |
戚迎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18 |
|
语文的回归 |
李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20 |
|
课堂观察量表应用中的问题及思考 |
汪笑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77 |
|
带上“罗盘”去旅行 |
侯会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1 |
|
略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 |
王云峰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4 |
|
今天我们怎样教语文——写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之际 |
李希贵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9 |
|
教学凭借设计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教学凭借的设计和运用之一 |
黄厚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14 |
|
语文意识浅谈 |
肖军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17 |
|
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施策略 |
张春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19 |
|
博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
杨建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70 |
|
以生为本,全力提高作文教学实效 |
吴伟昌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72 |
|
“语文说”与“交际说”:“工具”内涵新解读 |
陈俊江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3 |
|
语文评点教学法研究述评 |
黄哲初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6 |
|
我国中小学典型作文教学模式述评 |
彭小明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10 |
|
古典诗词中的“典故”解读与教学 |
高青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36 |
|
中国古代书院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
洪珺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39 |
|
关于“焦虑感”和“职业性倦怠” |
温儒敏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46 |
|
毕竟,我们都走在语文的路上——语文优质课比赛听课笔记 |
肖培东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49 |
|
文本多元内涵的“陌生化”探究 |
方相成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51 |
课堂教学 |
《理想》的理想三讲 |
张玉武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62 |
|
从意象看《墙上的斑点》的主题 |
陈兆刚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61 |
|
从言意统一到语文本色——兼议胡滨老师课例《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江开凌 |
语文月刊 |
201204 |
22 |
|
浅谈从题目入手设计课堂本源性提问 |
相正平 |
语文月刊 |
201204 |
25 |
|
新闻标题——新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
曾光 |
语文月刊 |
201204 |
29 |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教学反思 |
齐东风 |
语文月刊 |
201204 |
31 |
|
结尾:解析文本结构的钥匙——以《窗》的教学为例 |
梁增红 |
语文月刊 |
201204 |
34 |
|
戏剧教学中的分角色朗读 |
唐家龙 |
语文月刊 |
201204 |
38 |
|
课文对读法——以高中语文课文为例 |
张晓勋 |
语文月刊 |
201204 |
40 |
|
语文导学案“变式”问题探讨 |
曾丽琴 |
语文月刊 |
201204 |
45 |
|
历经“怨墓”练就“清风明月”心——对《赤壁赋》箫音的解读 |
温亮 |
语文月刊 |
201204 |
58 |
|
刺贪刺虐,深在何处?——析《促织》刺贪刺虐的深刻性 |
刘建涛 |
语文月刊 |
201204 |
60 |
|
孔子为何不责子路 |
柳振华 |
语文月刊 |
201204 |
63 |
|
“双面”阿Q |
周遵汉 |
语文月刊 |
201204 |
65 |
|
《记念刘和珍君》若干问题探讨 |
董洪星 |
语文月刊 |
201204 |
67 |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音义探究 |
秦蒙蒙 |
语文月刊 |
201204 |
70 |
|
思想无敌——《春末闲谈》课堂实录及执教感言 |
赵凤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17 |
|
在大赛中成就一节好课的若干因素 |
程丽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20 |
|
探寻“有趣”背后隐伏的意蕴——我教《金岳霖先生》 |
殷宝霞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22 |
|
互文性视域下《氓》的解读与教学 |
王建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24 |
|
文本的开掘点与开掘方法 |
姚文波,顾叶斌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27 |
|
我与地坛的诗意关联——对《我与地坛》部分细节的解读 |
贾铖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29 |
|
从蔺相如形象看司马迁用心 |
梁元成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31 |
|
青春之碑下最绚丽的花朵——李商隐《锦瑟》主题解析 |
赵广霞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32 |
|
“兴”始“兴”终,秾丽缠绵——温庭筠《菩萨蛮》的另一种解读 |
时同祥,张锐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33 |
|
从梦中人到旷达客——从生命境界看《苏轼词两首》 |
张鹤敏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35 |
|
《怀念红狐》的两个关键词 |
金云,陶晓跃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36 |
|
林忠港《沂水春风》课例研究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
|
《沂水春风》教学实录 |
林忠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22 |
|
春风正荡漾——林忠港老师《沂水春风》教学浅议 |
李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24 |
|
一分为二看“课眼” |
郑成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25 |
|
围绕课眼教经典——《沂水春风》教后 |
林忠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27 |
|
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朱武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29 |
|
在比较中含英咀华 |
唐惠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33 |
|
何人“倚楼”?——在思辨中享受语文课堂的乐趣 |
张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35 |
|
多维对接,让文本的意义世界敞亮——现代记事写人类散文教学内容的开发 |
潘爱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37 |
|
文本解析中的“变序”处理 |
杨世源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39 |
|
诵讲结合译悟并重——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
彭俊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39 |
|
置身诗境,感悟形象教法引领,学以致用——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教学 |
宋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42 |
|
无我解读与有我解读——论文学经典阅读该当拥有的两种意识 |
王欣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45 |
|
文本误读之烛照 |
鲍小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48 |
|
《红楼梦》中最好的老师 |
赵东晓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75 |
|
好课至境尚自然 |
许春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76 |
|
让学生成为能动的读者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22 |
|
《窗》教学实录 |
倪岗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22 |
|
观察者语 |
胡根林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26 |
|
《月迹》中“奶奶”形象的独特作用 |
马亚丽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35 |
|
品枣树文化内涵悟游子故土情深 |
陈玉剑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38 |
|
财主夫人的母性光辉——《父母的心》人物形象解读 |
叶映峰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40 |
|
“无待”还是“无为”——读《逍遥游》 |
程翔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42 |
|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庄子“我知之濠上”真的是诡辩吗 |
程东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45 |
|
韩愈《师说》主旨及其背景 |
刘凌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47 |
|
《半张纸》教学设计 |
郑萍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50 |
|
叩问小小说的特色:复杂微妙的“小”与“大” |
董一菲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52 |
|
趣学文言故事——《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
柳咏梅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54 |
|
透彻解读是科学设计的前提 |
何元俭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56 |
|
让学生在“趣学”中将短文拉长 |
毕于阳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57 |
|
如何面对一篇陌生的文本——以《六国年表》教学为例 |
夏坚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41 |
|
一节优质课是怎样炼成的 |
李晖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43 |
阅读写作 |
后话题作文的前瞻 |
沈中尧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32 |
|
生态视野下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
陈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34 |
|
重新审视下水作文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
魏维贵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36 |
|
依托单元主题开发写作资源 |
陈理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38 |
|
深度思维:蹚过浅写作的沼泽区 |
杨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40 |
|
“习惯”作文教学课方案 |
董新明,程以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42 |
|
阅读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 |
李旭东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48 |
|
互文性阅读构建语文教学新体系 |
孙冬香,胡奎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50 |
|
古典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三个标杆 |
陈素志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52 |
|
网络阅读对中学阅读教学的几点启示 |
谢兴圣 |
语文月刊 |
201204 |
12 |
|
有“米”还得善“炊”——谈作文素材的恰当运用 |
秦晓波 |
语文月刊 |
201204 |
48 |
|
浅析写作中的虚构与虚假 |
植明友 |
语文月刊 |
201204 |
52 |
|
作文应有“理” |
张向群 |
语文月刊 |
201204 |
55 |
|
作文教学如何理性突围 |
山弘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37 |
|
发现事件的意义点寻找表达意义的载体 |
张悦,胡勤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39 |
|
诱思探究下的还原式作文教学 |
周玲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42 |
|
议论文中应如何使用论据 |
宋宏雄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44 |
|
巧施点染,形象丰满 |
胡家曙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46 |
|
补充式阅读探究——以诗文教学为例 |
朱简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51 |
|
写作教学中的句子选择策略 |
沙瑞龙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54 |
|
深刻源于真实——谈一次“时事热点”课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
周斌,刘小容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56 |
|
努力将作文写正确、写丰富、写深刻 |
张达富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59 |
|
感悟细节的力量——“细节描写指导”课堂实录与反思 |
戴继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28 |
|
“敢写”,就好办了 |
王栋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31 |
|
写作教学应该让学生“剩下”这些 |
郭青松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33 |
|
阅读教学重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
宋如郊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53 |
|
设计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
余映潮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59 |
|
作文讲评关键要“升格引路” |
尤振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13 |
|
新诗写作训练应纳入高中写作课程 |
李岗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30 |
|
让高中生不跪着写作——《杂文阅读与写作》校本选修课教学反思 |
孙富中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34 |
试题研究 |
高考名著阅读考查存在的病症与对策 |
王书月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54 |
|
考场作文亮点营造技巧 |
梁锦云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56 |
|
探究高考作文的最大公约数 |
吕驾宇,叶群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58 |
|
怎样提高高考作文的成绩 |
陈建伟 |
语文月刊 |
201204 |
1 |
|
洞察答非所问的真相书就激浊扬清之篇章——惠州市模拟考试作文导写 |
钟卫国 |
语文月刊 |
201204 |
72 |
|
作文《自强是困苦最锋利的匕首》升格示例 |
刘智俊 |
语文月刊 |
201204 |
78 |
|
高考作文阅卷“五慎言” |
董旭午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47 |
|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思路与规范 |
陈祥书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49 |
|
印象·新材料作文——以近年来高考全国卷为例 |
王磊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52 |
|
见微知著探骊得珠——2012年高考文学类文本考查预测及备考方略 |
赵仲春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54 |
|
2012年高考议论文“发展等级”穿越三法 |
姜有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61 |
|
深刻流畅精进——浅谈高考作文的三种思维品质 |
罗进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65 |
|
怎样避免作文最佳立意下的跑题?——时政类材料作文的四种写法 |
朱秋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67 |
|
高考作文:用800字干什么? |
明兴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70 |
|
散文复习的三种思路——以《上善若水》为例 |
张福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73 |
|
阅读探究题备考需强化四个意识 |
王广杰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60 |
|
高三语文复习策略浅谈 |
徐松,黄邵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64 |
|
回归阅读本质能力之殇谈技巧——叙事类散文“要点概括”考点的复习 |
韩俊玲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67 |
|
例析PISA试题,审视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命题思路 |
冯渊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4 |
77 |
|
教考相谐,事半功倍 |
黄玉慧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13 |
|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责任担当——以2011年十六套高考文言文试题为例 |
张志平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17 |
|
阅读的多元与考试的界限——关于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命题的一点思考 |
李明洁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20 |
|
对语文高考的追问、反思和建议 |
张永庆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23 |
|
有江苏语文高考反观语文教学现状 |
陈柏华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25 |
|
语文备考应当重视“四力”——关于2012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
周红阳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54 |
|
高考作文:以“不变”应“万变” |
洪劬劼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58 |
|
科技文阅读病例诊断 |
曹保顺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4 |
60 |
资料参考 |
勇立潮头高位超越 |
曹国宾,王俊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74 |
|
纽约当代中国纪录片展 |
汤伟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76 |
|
散文两篇 |
普丽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4 |
79 |
|
“断背”与“劈腿” |
林伦伦 |
语文月刊 |
201204 |
80 |
|
孤苦悱恻的怨妇情怀——欧阳修词《蝶恋花》浅析 |
张勇 |
语文月刊 |
201204 |
82 |
|
哀怨愤懑,情辞隽远——向秀《思旧赋并序》赏析 |
朱庆和 |
语文月刊 |
201204 |
84 |
|
“话题”,“炙手可热”吗? |
杨顺仪 |
语文月刊 |
201204 |
85 |
|
切莫滥用否定词 |
傅炳民 |
语文月刊 |
201204 |
87 |
|
“曾几何时”=“曾经”? |
吕舒晴 |
语文月刊 |
201204 |
19 |
|
含英咀华≠含苞欲放 |
贺道德 |
语文月刊 |
201204 |
44 |
|
“学制□年”还是“修业□年”? |
朱彦体 |
语文月刊 |
201204 |
57 |
|
“美轮美奂”:无“车”之错 |
陈千里 |
语文月刊 |
201204 |
69 |
|
《五柳先生传》插图质疑 |
吕爱民 |
语文月刊 |
201204 |
86 |
|
词语小札两篇 |
徐强 |
语文月刊 |
201204 |
88 |
|
为“加官进爵”正名 |
韩延明 |
语文月刊 |
201204 |
90 |
|
“呼之欲出”并不是“即将出现” |
胡礼湘 |
语文月刊 |
201204 |
8 |
|
“澳门已经面目全非”? |
傅炳民 |
语文月刊 |
201204 |
21 |
|
别扭的“二0一一” |
曹国军 |
语文月刊 |
201204 |
81 |
|
“差点”用法有讲究 |
乔建军 |
语文月刊 |
201204 |
83 |
|
你一直在犯错吗?——因谐音讹话而成的俗语 |
秦龙 |
语文月刊 |
201204 |
91 |
|
让比喻之花美丽绽放 |
袁晓华 |
语文月刊 |
201204 |
93 |
|
“掩抑”是什么意思? |
肖绍喜 |
语文月刊 |
201204 |
94 |
|
“经典”阅读中的个性化体悟——谢然《不读论语枉少年》观后 |
陈建森 |
语文月刊 |
201204 |
95 |
|
腾江越海千年文脉——江苏省南通市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方阵巡礼 |
袁菊等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57 |
|
让眼泪飞一会儿 |
匡双林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62 |
|
中学生学点佛理可增进智慧 |
尹立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63 |
|
说“五十步笑百步” |
郑义广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4 |
64 |
|
李煜《虞美人》中四个虚词的妙用 |
高培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32 |
|
诗词注解存疑两则 |
张二雄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50 |
|
“武关”之注商榷 |
雷蕾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64 |
|
能说运载火箭“拔地而起”吗 |
黄仲舒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21 |
|
关于诸葛亮的“串对” |
陈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57 |
|
释“瓦缝参差” |
吴世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204 |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