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教学理论 |
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学派”刍论 |
屠锦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5 |
语文课应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
丁文宏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8 |
略谈语文课程需要再审视的几个问题 |
周伟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11 |
成语教学的综合性视域探究 |
余德旺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13 |
铁肩妙手,舍我其谁也?----谈谈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 |
文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78 |
潜移默化育诗心 |
陈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16 |
守望那轮明月----我的语文教学感悟 |
兰保民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4 |
文本课程价值与课堂教学体系化研究 |
刘祥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9 |
魅力语文:话题式教学对语文阅读的“瘦身”与“松绑” |
施列彬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11 |
取舍 分解 重构----谈高中语文课程意识的落实 |
郭惠宇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7 |
现代语境下语文教学的适用性改变 |
赵福楼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13 |
关于“语文哲学”的思考及其应用 |
林惠生 |
语文月刊 |
2011.03 |
4 |
能追无尽景 始是不凡人----感悟林惠生老师 |
陶波 |
语文月刊 |
2011.03 |
10 |
留心处处皆语文----例谈“在生活中学语文” |
程子俊 |
语文月刊 |
2011.03 |
16 |
读而思之,思而析之----以备课促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
陈霞 |
语文月刊 |
2011.03 |
18 |
“悦读”教学三步曲 |
徐星林 |
语文月刊 |
2011.03 |
20 |
草率书写要不得 |
阎先梅 |
语文月刊 |
2011.03 |
22 |
阅读教学要重视延读课型的设计 |
林建暑 |
语文月刊 |
2011.03 |
24 |
高考语文分省自主命题利大于弊 |
张彬福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12 |
关于语文学科高考自主命题的若干思考 |
周红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15 |
指挥 指向 指引 |
沈中尧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18 |
做一个真正的语文人 |
费新岸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20 |
努力写出“这一个” |
王先海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22 |
从细节入手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
朱曼雯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24 |
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
刘有斌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26 |
让学生做语文生活的主人 |
葛其联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28 |
拿什么拯救语文 |
顾国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50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 |
陈红燕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60 |
论文章的五种美学风貌 |
王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68 |
如何确定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 |
管然荣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4 |
《琵琶行》需要深入理解的是什么 |
赵月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5 |
《琵琶行》最让学生欣赏的美是什么 |
于晓丽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6 |
在《琵琶行》里拓展探究到了什么 |
陈海印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7 |
语文课堂:享受语言文字的生命阳光 |
李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12 |
应试语文教学经验中的失误辨识 |
陈尚达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15 |
语文教学与语言体验 |
王诗客、王尚文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3 |
魏书生的“超学科”语文教育及意义 |
鲍艳华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7 |
把语文教学引回自己的家园----走进吴泓“语文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实验的逻辑思考 |
张秋玲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9 |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价值及贡献----从吴泓老师在普通高中的十年教学探索实例说起 |
唐建新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14 |
精神和言语共生----吴泓“高中语文专题研究学习”实验探访 |
蓝枫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17 |
试论东北边远地区农村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两个突出问题 |
具春林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44 |
对炮制山寨版“满分作文”说“不” |
赵克明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48 |
课堂教学 |
倾听让有效课堂效果放出奇葩 |
李志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18 |
语文课也有绘画美 |
张惠琴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20 |
让思辨能力在语文课堂绽放光芒 |
杜艳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21 |
“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基本阐述 |
郑逸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25 |
提纲挈领 披文入情----《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案例 |
龚如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31 |
有声 有形 有情----《将进酒》立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
张春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35 |
《素芭》为什么只能是悲剧结局? |
曹振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38 |
巧用对比 自然亮旨----《过秦论》对比技巧赏析 |
陈继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41 |
略谈《论语选读》的“备教”问题 |
杨仕威,应慈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42 |
素口清音唱新曲----语文课堂的音乐美 |
乔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48 |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简案及反思 |
张悦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15 |
追寻历史时政文本的教学意义----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 |
章浙中,周广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17 |
素读:从言语解读到审美体验----以加西莫多的第一滴泪解读为例 |
黄文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19 |
文学教育当让学生明晓象征思维艺术 |
赵克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21 |
让“体验”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
潘卫成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23 |
阅读教学切入法例说 |
王立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25 |
“别是一家”词韵媚----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4第二单元备教策略 |
任玲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27 |
梧桐滴雨黄花泪----读《醉花阴》《声声慢》 |
胡道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30 |
妙笔独运 入木三分----析王夫人与凤姐的“哭” |
李红亚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32 |
思想家与政治低能儿的一次对话----从《寡人之于国》探究当时社会状况与孟子的学者风范 |
姜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33 |
《雨霖铃》抒写离愁之法浅析 |
王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34 |
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游仙诗----李贺《天上谣》鉴赏 |
李建邡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36 |
今天,你问了吗?----新课改下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例说 |
崔益林 |
语文月刊 |
2011.03 |
27 |
《乡土情结》“非指示性”教学及反思 |
张忠森 |
语文月刊 |
2011.03 |
29 |
教学内容的经典传承与开拓创新----以优质课《变色龙》的教学为例 |
马晓奕 |
语文月刊 |
2011.03 |
33 |
品味语言,课堂中的橄榄 |
张超 |
语文月刊 |
2011.03 |
35 |
精讲字形 巧妙渗透 恰当交融----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见 |
曹小平 |
语文月刊 |
2011.03 |
39 |
把握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手段的“度” |
刘顾农 |
语文月刊 |
2011.03 |
42 |
谈语文教学中“共鸣”的激发 |
葛嵩林 |
语文月刊 |
2011.03 |
43 |
《湘夫人》的“男女对唱”问题 |
林忠港 |
语文月刊 |
2011.03 |
61 |
《西地平线上》中左公柳的描写可以删掉吗? |
周娟 |
语文月刊 |
2011.03 |
64 |
《孔雀东南飞》文本探究中的几点思考 |
贺琳 |
语文月刊 |
2011.03 |
66 |
两个分号引导的《拿来主义》修正解读 |
张建华 |
语文月刊 |
2011.03 |
68 |
断肠人/在天涯?还是断肠/人在天涯? |
叶仙云 |
语文月刊 |
2011.03 |
70 |
《牲畜林》的“轻逸”形式 |
曹振国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38 |
解读《藤野先生》的一个细节 |
张斗和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23 |
《我与地坛》主题的多角度解读 |
璩存峰,刘永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41 |
《走一步,再走一步》备课设计 |
张健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42 |
《宇宙的边疆》课堂实录 |
刘明国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44 |
《广告多棱镜》教学案例及反思 |
李坚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48 |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 |
杨妙思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52 |
由“若不阕秦”说开去 |
李震海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62 |
论语文教材课文的选择与加工 |
顾之川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71 |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十法 |
陈礼林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74 |
优化小说欣赏教学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19 |
《山羊兹拉特》教学实录 |
郑可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19 |
观察者语 |
余映潮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23 |
实现课堂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
何宁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33 |
重言新课程语文课堂如何对话----也评姜馨老师执教《老子五章》 |
王元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35 |
《蒹葭》:过程哲学的诗意展开 |
汤天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38 |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解读” |
王开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41 |
“事实的文学”还是“情感文学”?----论《荷塘月色》主题之争 |
袁夫石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45 |
《饮酒》(其五)不足证明陶渊明不情愿出仕 |
熊言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48 |
“红装素裹”与“小山重叠”----浅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山水喻人和人喻山水 |
夏峥嵘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51 |
颂歌的变奏----《北方》教学设计 |
王立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53 |
《孔乙己》教学设计 |
杨冬雪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57 |
“多余”的文字----现代散文选修教学随笔之一 |
蔡建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61 |
课程意识:单元优质教学的核心元素 |
刘建琼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70 |
一个大课题 几点小探究----新课标指导下散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课题研究 |
白素云,陈忠玲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75 |
人教课标教材(选修)编辑意图与教学建议(上) |
顾之川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22 |
人教课标教材(选修)编辑意图与教学建议(下) |
顾之川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25 |
美国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先秦诸子散文” |
李倩,郑国民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29 |
选修课要呈现出必修课未曾有的景象----《论语》选读教学设计 |
林忠港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32 |
课堂教读:要让学生的灵魂站立起来 |
董旭午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34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教学探究 |
李鹏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37 |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解读----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一次小说教学尝试 |
卢杏琴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41 |
阅读写作 |
评点:慢慢走,欣赏啊! |
张玉兰,宋文权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44 |
以人为本---文言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
路世成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47 |
阅读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之问题透视与对策 |
李晓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49 |
“曙光行动”作文讲评与指导课堂实录 |
柳袁照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53 |
高考作文考查形式本质探 |
武福同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56 |
教师写作意识的重构与强化 |
佟静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58 |
作文是行为之树、艺术之花、思想之果----一个中学校长的作文观 |
肖信斌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37 |
两耳须闻窗外事----写作指导要建立学生与社会的有效沟通 |
宋如郊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40 |
多彩的语言 精彩的文章 |
张海德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42 |
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作文语言训练实践与反思 |
陈年年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44 |
各学科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整合性应用探究 |
王玲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45 |
中美写作习题比较 |
高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47 |
“随便写来”和形成特色----高一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
宋子伟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52 |
浅析物象类作文对高中初始年级学生的思维提升作用 |
王红元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57 |
《半张纸》的写作借鉴意义 |
万安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55 |
杜甫《阁夜》赏析 |
金宇平 |
语文月刊 |
2011.03 |
85 |
整合感悟:有效阅读教学的基本诉求 |
徐德湖,沙国禅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30 |
语文教学不妨来点重读 |
袁爱群,朱治国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32 |
先写后导 互动生成 |
丁文宏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34 |
警惕学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虚饰与矫情 |
陈正喜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36 |
作文的批阅与讲评 |
郑桂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25 |
尊重他人,得体地表达 |
王栋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27 |
作文教学中的“一体四点+1”训练法 |
杨志芳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29 |
表现有方法,比较促理解 |
许桂梅,郑中海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49 |
一篇优秀记叙文的三点启示 |
周旭明 |
|
2011.03 |
51 |
资料参考 |
陶渊明的名与字辨析 |
纳斌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24 |
梁启超巧对张之洞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37 |
谈“敢以烦执事”中“敢”的译法 |
姚益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40 |
“了”(le)还是“了”(liao) |
李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70 |
“微笑”中的教育智慧----“夫子晒之”的“晒”字别解 |
黄万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80 |
2010年中国“十大文化事件”作文素材专项积累 |
张坤 |
语文月刊 |
2011.03 |
79 |
从“被就业”到“被发达”----谈谈汉语被字句泛化的倾向 |
刘忠纯 |
语文月刊 |
2011.03 |
87 |
虚词是赏析语言的另一个抓手 |
李筱俐 |
语文月刊 |
2011.03 |
89 |
“东山再起”感情色彩辩证 |
闵莉,仇桢 |
语文月刊 |
2011.03 |
91 |
“原”来如此 |
陈庆元 |
语文月刊 |
2011.03 |
92 |
这个“封”作意动还是使动? |
杨顺义 |
语文月刊 |
2011.03 |
93 |
新词新义趣解 |
韩延明 |
语文月刊 |
2011.03 |
95 |
毛泽东与周恩来互趣对 |
山木 |
语文月刊 |
2011.03 |
23 |
秦牧急才对春联 |
胡荣锦 |
语文月刊 |
2011.03 |
26 |
仇仁 |
山木 |
语文月刊 |
2011.03 |
32 |
“阿堵物”的本义 |
黄晓明 |
语文月刊 |
2011.03 |
41 |
“停云小憩”,你留意了吗? |
刘卫军 |
语文月刊 |
2011.03 |
44 |
“皇天后土”溯源 |
胡礼湘 |
语文月刊 |
2011.03 |
51 |
何谓“钟摆族”? |
刘登超,付祥东 |
语文月刊 |
2011.03 |
54 |
你是“海豚族”吗? |
王小华 |
语文月刊 |
2011.03 |
94 |
试题研究 |
高考文化经典阅读题备考方略及模拟训练----以福建省为例,兼谈其他 |
黄艳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60 |
永生心中,永存文中的史铁生----有关史铁生的作文素材积累及运用 |
张斌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65 |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 |
杨民世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67 |
2010年高考作文回顾及2011年命题趋势 |
张永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71 |
全国卷诗歌鉴赏题推敲 |
石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74 |
现代文阅读选考真有必要吗? |
周金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3 |
75 |
高考诗歌鉴赏误区三题 |
肖舜旦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47 |
高考作文命题刍议 |
吴同和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50 |
还归语言的本体----2011年语用类考题预测与复习建议 |
金传福,赵俊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52 |
高考语言修辞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
田彦江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3 |
54 |
高起点 广角度 多层面----高考“零提示”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
徐淑芳 |
语文月刊 |
2011.03 |
72 |
应重视高考写作训练中的情感渗透----由近几年广东高考作文说开去 |
张伟岸 |
语文月刊 |
2011.03 |
76 |
高考作文命题和现实的辩证思考 |
赵胜启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56 |
高考满分作文的阅卷评分取向 |
丁玉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58 |
语文中考阅读复习的误区及解决方略 |
叶映峰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64 |
走出二轮复习的误区 |
于德龙,张悦群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67 |
语文高考命题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
周剑情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53 |
查格局,抓根本,求准确,比创新----谈2011年高三“语言应用题”的备考 |
杨仲冬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56 |
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材料调动问题----兼及对近年部分高考作文题的审视 |
赵汉文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3 |
59 |
|
|
|
|
|
|
初中教学 |
《山羊兹拉特》教学实录 |
郑可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19 |
初中教学 |
颂歌的变奏---《北方》教学设计 |
王立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53 |
初中教学 |
颂歌的变奏---《孔乙已》教学设计 |
杨冬雪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3 |
57 |
初中教学 |
拿什么拯救语文 |
顾国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50 |
初中教学 |
沉醉读书 相信未来 |
陈晓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54 |
初中教学 |
警惕学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虚饰与矫情 |
陈正喜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36 |
初中教学 |
解读《滕野先生》的一个细节 |
张斗和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23 |
初中教学 |
《宇宙的边疆》课堂实录 |
刘明国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44 |
初中教学 |
《广告多棱镜》教学案例及反思 |
李坚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3 |
48 |
初中教学 |
段落教学,练读练写 |
余映潮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3B |
22 |
初中教学 |
语文课堂教学应瞄准什么 |
李波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3B |
40 |
初中教学 |
从《沁园春.雪》例谈词语解读方法 |
王德庆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3B |
44 |
初中教学 |
作文训练不能缺少第二课堂 |
王相武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3B |
54 |
初中教学 |
2011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与备考指南 |
王礼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3B |
56 |
初中教学 |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一种滋润 |
郭志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4B |
7 |
初中教学 |
用心锤练每一个教学环节 |
黄厚江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4B |
23 |
初中教学 |
让学生“动”起来 |
潘森云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4B |
41 |
初中教学 |
语文课堂,必须增加五个“度” |
王云娟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4B |
43 |
初中教学 |
中考语言知识题中的人文关怀 |
王崇翔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4B |
58 |
初中教学 |
初中新课程说明文阅读教学方略 |
毕文学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4 |
37 |
初中教学 |
《最后的常春藤叶》无预设教学法漫记 |
仲彩燕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4 |
50 |
初中教学 |
《口技》课堂教学的反思 |
胡春燕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4 |
56 |
初中教学 |
《金岳霖先生》教案 |
陈瑾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4 |
58 |
初中教学 |
文言文课堂教学需要理顺三个关系 |
陈正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4 |
46 |
初中教学 |
一份特殊的作业:冬天的怀念 |
屠立勇 |
语文建设 |
2011.4 |
37 |
初中教学 |
诗,我心湖的岸 |
陈思恩 |
语文建设 |
2011.4 |
69 |
初中教学 |
诵读中华经典 弘扬中华文明---“中华诵.2010经典大赛”综述 |
容宏 |
语文建设 |
2011.4 |
71 |
初中教学 |
阿Q时代的“死去”与“活来” |
汪晖 |
语文建设 |
2011.4 |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