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1 |
教学理论 |
怎样用好语文教材? |
陈建伟 |
语文月刊 |
201201 |
1 |
2 |
|
高中语法知识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廖波 |
语文月刊 |
201201 |
4 |
3 |
|
拆除语文课堂教学的“第四堵墙” |
温文荣 |
语文月刊 |
201201 |
9 |
4 |
|
高中语文课进行情感教育的尝试 |
丘香兰 |
语文月刊 |
201201 |
25 |
5 |
|
好教师必须是个好学者----邢福义教授访谈录 |
邢福义,晓苏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6 |
6 |
|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互动 |
王日淦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23 |
7 |
|
用文学眼光探究史传文学的细节魅力 |
冯天林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26 |
8 |
|
语文高效课堂的灵魂 |
徐晓玲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28 |
9 |
|
让语文教学多些文化意味 |
张玉武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30 |
10 |
|
课堂应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
徐师品,徐一波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32 |
11 |
|
作文评改应突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
李彬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34 |
12 |
|
语文公开课何必一节教完课文 |
王中意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36 |
13 |
|
从毛泽东诗词看毛泽东 |
陶有刚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38 |
14 |
|
现代诗歌鉴赏的三个关键词 |
剑男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48 |
15 |
|
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语的改进 |
王秋珍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52 |
16 |
|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音画 |
缪志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54 |
17 |
|
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几点思考 |
何郁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56 |
18 |
|
关于初中文言文起始教学的若干建议 |
周正梅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58 |
19 |
|
有效教学模式下语感培养之我见 |
陈洪茂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62 |
20 |
|
对谐音因素的几点思考 |
周小俊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64 |
21 |
|
一节优质课是怎样炼成的 |
李晖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70 |
22 |
|
如何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
孙元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72 |
23 |
|
设计课堂提问的五个原则 |
郭会学,尚吉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74 |
24 |
|
从中医理论悟语文教与学之道 |
宋国童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76 |
25 |
|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
韩雪屏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3 |
26 |
|
文本意义、教学价值与课程目标 |
梅云霞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7 |
27 |
|
“特级教师不是我人生的奋斗目标”——特级教师程翔访谈 |
李节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49 |
28 |
|
语文学习中的:“伪理解”及解决策略 |
陈维贤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53 |
29 |
|
过程之美 |
胡明道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1 |
30 |
|
唐江澎:把一生交给海 |
杨梅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4 |
31 |
|
名师是这样炼成的 |
宋宏雄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7 |
32 |
|
语文自主学习,只是一个问题 |
曹勇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9 |
33 |
|
也谈“因文解道”与“因道解文”——关于高中语文“课文阅读”教学内容的思考 |
陈洪团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12 |
34 |
|
消息类文本教学摭谈 |
陈俊江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22 |
35 |
|
培养问题意识,转变学习方式——例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话题”设计 |
焦宪庆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24 |
36 |
|
依托文本载体,培养卓越口才 |
王书月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26 |
37 |
|
寻求“苏味”语文的独特风韵——江苏省苏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方阵巡礼 |
傅嘉德等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57 |
38 |
|
随笔写作,让自由的心灵展翅飞翔 |
李胜奇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62 |
39 |
|
我国语文教科书百年变革历程透析 |
屠锦红,徐林祥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11 |
40 |
|
谈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一) |
曹勇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16 |
41 |
|
语文教育应当高度关注教师的主题发展 |
王安琪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73 |
42 |
|
课题研究引领我成长 |
储元璋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77 |
43 |
课堂教学 |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故错教学法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妙用 |
何泗忠 |
语文月刊 |
201201 |
28 |
44 |
|
让时间后飞一段----借助时间推移介入背景资料介绍 |
刘惠 |
语文月刊 |
201201 |
31 |
45 |
|
贴着学生的心灵来教----《秋声赋》教学札记 |
林忠港 |
语文月刊 |
201201 |
34 |
46 |
|
在涵泳探究中把握精彩 |
李红 |
语文月刊 |
201201 |
37 |
47 |
|
打开心灵的闸门 收获意外的精彩----《雨霖铃》非预设教学及感悟 |
张孟光 |
语文月刊 |
201201 |
40 |
48 |
|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张秀文 |
语文月刊 |
201201 |
44 |
49 |
|
情理之间看《荷塘月色》开篇 |
田程 |
语文月刊 |
201201 |
64 |
50 |
|
从一个感叹号开始读起!----细读张晓风的《香椿? |
章国华 |
语文月刊 |
201201 |
67 |
51 |
|
一样泪流为哪般?----粤教版选修1《杜甫诗五首》的比较阅读 |
丁红霞 |
语文月刊 |
201201 |
69 |
52 |
|
找一种淡淡的解释----重读《再别康桥》 |
龚瑞峰 |
语文月刊 |
201201 |
71 |
53 |
|
“骂”出来的人物性格----《边城》备课一课 |
姜舟斌 |
语文月刊 |
201201 |
73 |
54 |
|
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经典价值 |
黄慧红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40 |
55 |
|
《范进中举》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陈玉刚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42 |
56 |
|
《鸟啼》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
刘正旭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44 |
57 |
|
《再塑生命》说课稿 |
李峻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46 |
58 |
|
中外“梦”故事原型及其反映的文化特质——兼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 |
张华娟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31 |
59 |
|
冲出来的第四条路——《渔父》课堂实录及执教感言 |
连中国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42 |
60 |
|
高中语文选修课有效教学的“三重门”——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为例 |
赵高峰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46 |
61 |
|
给说明文以温度——《中国建筑的特征》课堂实录及反思 |
王舒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15 |
62 |
|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及简评 |
刘霞等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18 |
63 |
|
曲径通幽处 阵阵“牧歌”来——沈从文《边城》导学设计 |
董新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21 |
64 |
|
个性化整合教学选修教材——以苏教版《<史记>选读》为例 |
郭宏云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27 |
65 |
|
由佩剑投江看屈原择死之志 |
周京明,张凤芹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29 |
66 |
|
破除三“隔” 品味《老王》 |
张广银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30 |
67 |
|
一声沉重的叹息——《<指南录>后序》第七段深读 |
方文飞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32 |
68 |
|
冷热交融抒挚爱 化作杜鹃带血啼——也谈《想北平》的抒情方式兼与谈胜轶老师商榷 |
杨文贵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33 |
69 |
|
《长亭送别》注释商榷 |
杜琰燕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36 |
70 |
|
现代小说:在语言的冰山下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20 |
71 |
|
《老人与海》(节选)教学实录 |
陈应德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20 |
72 |
|
观察者语 |
王屹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23 |
73 |
|
明确概念“知识呈现的首要任务——读关艳丽老师执教的《文言词类活用》 |
周自厚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37 |
74 |
|
说《雷雨》 |
程翔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39 |
75 |
|
文眼还应是“有趣”——与袁夫石老师商榷 |
王书月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42 |
76 |
|
耳目之快的超越——《黄州快哉亭记》的思考 |
周陶富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45 |
77 |
|
从现代叙事学看《孔乙己》中的“我”——兼与马艳林老师商榷 |
张正耀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47 |
78 |
|
“爸爸”换位为哪般?——也说《竹影》的“情趣理” |
马乐,程东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50 |
79 |
|
一个伪问题:丑小鸭怎能变成天鹅? |
丁海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53 |
80 |
|
尺水兴波 摇曳生姿——《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
郝向阳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55 |
81 |
|
也谈高中选修课的文学鉴赏深度 |
刘占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57 |
82 |
|
突出重点,显示外国现代小说的特征 |
任富强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58 |
83 |
|
《竹影》教学设计 |
汤蒙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59 |
84 |
|
构建别开生面的语文活动 |
朱则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61 |
85 |
|
要准确把握“这一篇” |
朱新敏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62 |
86 |
|
什么是“教材处理” |
余映潮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63 |
87 |
|
不容忽视的“解读细节” |
张慧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80 |
88 |
|
也说“满地黄花堆积” |
张楠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80 |
89 |
阅读写作 |
还原:阅读鉴赏的钥匙 |
周晓冬 |
语文月刊 |
201201 |
11 |
90 |
|
浅谈如何在论述文教学中落实以读促写 |
徐淑红 |
语文月刊 |
201201 |
16 |
91 |
|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浅谈联想与想象力在文学鉴赏教学中的重要性 |
侯为民 |
语文月刊 |
201201 |
20 |
92 |
|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释放个性体验 |
李柳文 |
语文月刊 |
201201 |
23 |
93 |
|
审视与探寻:合适的作文评价标准 |
茹红忠 |
语文月刊 |
201201 |
47 |
94 |
|
动情点:让作文灵魂颤动 |
司庆强 |
语文月刊 |
201201 |
51 |
95 |
|
“悟”出华章 |
袁晓华 |
语文月刊 |
201201 |
54 |
96 |
|
作文教学需落到实处----对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
邓雪梅 |
语文月刊 |
201201 |
57 |
97 |
|
恰当地处理议论文的事例论据 |
李铁锋 |
语文月刊 |
201201 |
60 |
98 |
|
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表达形式 |
龚燕春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10 |
99 |
|
诗词赏析课教学内容的重整 |
何炳来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12 |
100 |
|
动漫片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
王艳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14 |
101 |
|
以物我同一思想观照写作教学 |
冯晨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16 |
102 |
|
作文教学应重视叙事策略 |
查德智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18 |
103 |
|
例谈记叙文的另类选材技巧 |
张玲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20 |
104 |
|
侧面着笔与对面落墨 |
张贵斌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22 |
105 |
|
作文教学:能力训练课怎么教 |
黄厚江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10 |
106 |
|
议论文写作:寻找黑天鹅 |
孙绍振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16 |
107 |
|
善“思考”才有好文章 |
赵志伟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19 |
108 |
|
高考作文:拿思想和个性说话 |
崔国明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23 |
109 |
|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课例赏析 |
刘曙光等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26 |
110 |
|
阅读教学《流行病“分析及诊治——对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点思考 |
龙祖胜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34 |
111 |
|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对文本硬读的功夫 |
凌宗伟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37 |
112 |
|
也谈高中美文阅读教学 |
赖红武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40 |
113 |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作教学案例 |
王爱娣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37 |
114 |
|
对学生作文状况的调查研究 |
喻旭初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39 |
115 |
|
清晰表达,是人生的基本技能 |
石修银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43 |
116 |
|
意图在心,落笔有声 |
胡家曙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45 |
117 |
|
阅读,带我们走向健全人格 |
张蕾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1 |
118 |
|
作文教学:作前指导课怎么上 |
郑晓龙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4 |
119 |
|
揆材·选材·组材 |
吴欣歆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5 |
120 |
|
引导·点拨·激发 |
郭慧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7 |
121 |
|
思维训练的三个“切口” |
边永朴,李玉山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26 |
122 |
|
写作教学能让学生“剩下”点什么 |
王栋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29 |
123 |
|
共生写作和再生作文 |
黄厚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31 |
124 |
|
作文素材的积累和使用 |
周道宝,左成红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79 |
125 |
|
作文的“能教”与“不能教” |
张华清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80 |
126 |
试题研究 |
精选时事素材,强化微格训练----提升考场议论文写作训练实效的新尝试 |
张清 |
语文月刊 |
201201 |
75 |
127 |
|
成语复习如何做到高效 |
向志国 |
语文月刊 |
201201 |
78 |
128 |
|
小说生成论下的解读品质----小说阅读中探究题的应考策略 |
成旭梅 |
语文月刊 |
201201 |
80 |
129 |
|
高效自主招生语文试题之管窥 |
钱萍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60 |
130 |
|
山东省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 |
桑哲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55 |
131 |
|
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的冷思考 |
姜有荣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201 |
61 |
132 |
|
“高考后”名著“假阅读”现象探析 |
王亚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47 |
133 |
|
古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思路新探 |
严维民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49 |
134 |
|
境由心生 妙笔生花——“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教学案例 |
蔡健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51 |
135 |
|
2012年高考文学常识题备考建议 |
鄂冠中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54 |
136 |
|
分类整理,强化记忆——名篇名句默写常见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备考建议 |
杨丰水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201 |
56 |
137 |
|
“作者的创作背景”适合在高考中“探讨”吗? |
陈文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64 |
138 |
|
面向广阔生活的思维原点 |
王大绩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66 |
139 |
|
词以群分 文以类聚——“记”类文言文专题复习 |
张松元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70 |
140 |
|
以试题讲评指导强化审题意识 |
栗世兰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201 |
79 |
141 |
|
高考语文核心考点“类题训练”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
142 |
|
第一章 语言应用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
143 |
|
第一节 成语误用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3 |
144 |
|
第二节 结构性语病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7 |
145 |
|
第三节 语意性语病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17 |
146 |
|
第四节 表达应用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22 |
147 |
|
第二章 古诗文阅读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
148 |
|
第一节 文言阅读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34 |
149 |
|
第二节 诗歌欣赏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47 |
150 |
|
第三章 现代文阅读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
151 |
|
第一节 整体把握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58 |
152 |
|
第二节 局部研讨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93 |
153 |
|
第三节 重点探究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110 |
154 |
|
第四章 作文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
155 |
|
第一节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121 |
156 |
|
第二节 让自己作文的思想观点高人一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123 |
157 |
|
第三节 “本论分层”便于打开论证思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124 |
158 |
|
第四节 “二维联想”使语言亮丽迷人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126 |
159 |
|
参考答案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旬 |
201201 |
129 |
160 |
|
吹灭二十个火苗 |
谷以成 |
语文月刊 |
201201 |
85 |
161 |
|
自然写深意 技巧寓平淡----品读小小说《吹灭二十个火苗》 |
陈继民 |
语文月刊 |
201201 |
86 |
162 |
|
典雅风致 神思飞越----周邦彦《苏幕遮》赏析 |
杨建新,俞建蓉 |
语文月刊 |
201201 |
88 |
163 |
|
借我一双慧眼吧----缺宾语(宾语中心)的判断 |
钟庆华,郭日晟 |
语文月刊 |
201201 |
91 |
164 |
|
“各种”的“各种妙” |
崔乐 |
语文月刊 |
201201 |
92 |
165 |
|
司法新闻的标题应谨防歧义 |
陈林森 |
语文月刊 |
201201 |
95 |
166 |
|
百度应当删除“举偶” |
宋子伟 |
语文月刊 |
201201 |
7 |
167 |
|
“拍手称快”可不能乱拍 |
章桂周 |
语文月刊 |
201201 |
10 |
168 |
|
岂能如此“如沐春风”? |
陈千里 |
语文月刊 |
201201 |
22 |
169 |
|
“奇货可居”误用三例 |
宋桂奇 |
语文月刊 |
201201 |
33 |
170 |
|
“劳动强度最重”搭配不妥 |
郭锐 |
语文月刊 |
201201 |
56 |
171 |
|
“感同身受”,正用还是误用? |
丁学松 |
语文月刊 |
201201 |
63 |
172 |
|
“无稽可查”真“无稽” |
王阿金 |
语文月刊 |
201201 |
72 |
173 |
|
妻子为何称“大姐” |
陈洪茂 |
语文月刊 |
201201 |
27 |
174 |
|
关云长是她“二哥”吗? |
张斌 |
语文月刊 |
201201 |
30 |
175 |
|
谈谈“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与“打破沙锅问到底” |
唐小忠 |
语文月刊 |
201201 |
46 |
176 |
|
“夫人”比“妻子”尊贵 |
魏羲之 |
语文月刊 |
201201 |
74 |
177 |
|
蒙古族礼俗 |
赵云德 |
语文月刊 |
201201 |
79 |
178 |
|
“人”字趣谈 |
周宏干 |
语文月刊 |
201201 |
84 |
179 |
|
“交相辉映”并不是“互相照应” |
胡礼湘 |
语文月刊 |
201201 |
90 |
180 |
|
“过江之鲫”究竟该称谁 |
李兰所,张玉英 |
语文月刊 |
201201 |
96 |
181 |
|
相看两不厌 |
潘世流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66 |
182 |
|
语文是心语的花朵 |
张天川,严彬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68 |
183 |
|
在纽约中央公园星空下看莎剧 |
汤伟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77 |
184 |
|
周晓明诗抄 |
周晓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201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