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1 |
学术理论与研究 |
略谈《兰亭集序》书法的渊源与影响 |
王素 |
中国书法 |
2012.01 |
28 |
2 |
“摹”之魅——关于《兰亭序》与王羲之书风研究中一个不为人重视的命题 |
陈振濂 |
中国书法 |
2012.01 |
50 |
3 |
年年上已寻欢处,便是当时晋永和——《兰亭八柱帖》帖石与清廷的曲水流觞亭 |
陈辉 |
中国书法 |
2012.01 |
55 |
4 |
兰亭诗、文、书:“人”的觉醒 |
楚默 |
中国书法 |
2012.01 |
63 |
5 |
元明清书法名家临《兰亭》 |
王亦旻 |
中国书法 |
2012.01 |
68 |
6 |
以兰亭为主题装饰的内廷器物 |
赵丽红 |
中国书法 |
2012.01 |
90 |
7 |
实物文献中所见的《兰亭序》 |
祁小春 |
中国书法 |
2012.01 |
148 |
8 |
《兰亭序》创作真相新辩——兼释祁小春《兰亭序》“葵丑”和“揽”字之疑 |
毛万宝 |
中国书法 |
2012.01 |
152 |
9 |
从《冯承素墓志》推测冯承素生平及《兰亭序》“神龙本”的作者问题 |
许伟东 |
中国书法 |
2012.01 |
155 |
10 |
“右军笺”再推想 |
郑付忠 |
中国书法 |
2012.01 |
158 |
11 |
探寻古代书家的成才之秘 |
言恭达 |
中国书法 |
2012.01 |
161 |
12 |
重大题材的创作 |
徐建融 |
国画家 |
2012.01 |
2 |
13 |
中国书画进入卡拉ok时代如何为文化强国增添时代的光彩 |
陈履生 |
国画家 |
2012.01 |
5 |
14 |
文化之光——当代中国画评判体系的思考 |
马洪增 |
国画家 |
2012.01 |
6 |
15 |
201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名家评点 |
刘伟冬等 |
国画家 |
2012.01 |
8 |
16 |
书画所能带给人的幸福 |
刘星 |
国画家 |
2012.01 |
32 |
17 |
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变化中的命名争议 |
李珊 |
国画家 |
2012.01 |
58 |
18 |
陆俨少画论阐析之四:看画辨时代气息 |
舒士俊 |
国画家 |
2012.01 |
62 |
19 |
陆俨少画论阐析之五:气质内美是好画共同点 |
舒士俊 |
国画家 |
2012.01 |
63 |
20 |
精描细抹清新雅丽——俞致贞《百花齐放》花卉画研究 |
陈一梅 |
国画家 |
2012.01 |
64 |
21 |
中国画线条的外观形式与内在本质 |
陈丙利 |
国画家 |
2012.01 |
66 |
22 |
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经济变迁与文人画的兴起 |
李振 |
国画家 |
2012.01 |
67 |
23 |
现代视觉下的夹江年画形式美感品读——夹江老式木板年画的个案赏析 |
刘芙蓉 |
国画家 |
2012.01 |
68 |
24 |
也谈“喜闻乐见”——和徐昕《析艺术作品的“喜闻乐见”》一文商榷 |
兰华生 |
国画家 |
2012.01 |
70 |
25 |
谈中国画的“笔墨”问题 |
赵松岩 |
国画家 |
2012.01 |
72 |
26 |
谈陈洪绶晚期人物画中独特的人物造型 |
李悦文 |
国画家 |
2012.01 |
74 |
27 |
妙在有意无意之间——孙其峰山水画的美学意蕴 |
孙岩 |
国画家 |
2012.01 |
75 |